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
三支一扶计划是中国国家人才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12年启动至今已经有数万名大学生毕业生通过这项计划担任基层工作人员。三支一扶计划的主要实施方针包括:统一组织,招募在校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站和农村扶贫点,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在基层工作中的能力,评价,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人员可获得本科学历证书、高职高专学历教育证书以及国家职业特设人员证书。
三支一扶是什么意思-三支一扶是什么意思?
“三支一扶”是指政府为农村劳动力发展、社会福利保障和乡村振兴提供的综合性政策,旨在通过支持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帮助贫困劳动力脱贫、实现收入提高,从而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支一扶”包括三支,即支持农民就业、吸引外来劳动力就业和支持农民创业;一扶,即支持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具体政策主要有劳动力市场投资建设、农村劳动力集中培训和大数据精准就业服务等,还包括政府对农村劳动力提供社会保障、学习机会等支持。
三支一扶是什么意思-三支一扶是什么意思?
三支:支医,支教,支农。一扶:扶贫工作,现在应该改成乡村振兴工作了。此招聘非常合适大学生毕业干,第一可以锻炼自己在刻苦的环境中成长,锻炼心智。第二三年以后可以顺利进入事业编和公务员编。
三支一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三支一扶?
三支一扶是毕业生基层落实政策,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计划的政策依据是国家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
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2019年3月19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2019年全国将招募2.7万名"三支一扶"人员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水利)、支医和扶贫等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发送到本站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